学术报道
分析哲学论坛 第229期

3月28日晚,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的晋荣东教授做客学院分析哲学论坛。晋老师为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谁的逻辑?何种逻辑史?”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的主持人为梁飞老师。

晋老师在本次讲座中深入剖析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学术脉络、范式演变及当代争议。首先,他指出,“逻辑”一词的歧义性导致“中国古代逻辑”“中国逻辑史”等表述长期存在误解。教授梳理了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学科自觉历程:从梁启超等学者以西方传统形式逻辑框架诠释先秦名辩的“名辩逻辑化”范式,到1990年代后学界对这一范式的批判与反思,再到近十五年来的研究新动向——包括重构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体系,以及运用现代逻辑理论(如广义论证、自然逻辑)分析古代逻辑实践。

最后,讲座聚焦当前研究的核心争议:一是研究对象是否应严格区分“逻辑思想”与“逻辑实践”;二是如何评价“据西释中”的合理性,即用西方逻辑理论解读中国传统的限度;三是当代学者对古代逻辑实践的研究成果能否被视为中国古代逻辑思想本身。教授强调,这些问题的探讨不仅关乎学科定位,更涉及如何在全球学术对话中确立中国逻辑史的独特价值。

讲座结束后,在场师生进行了热烈地讨论。老师和同学踊跃提出问题,与晋老师进行探讨交流。

图文:柏雨欣